多家銀行已做好準備,存量房貸利率即將下調
距離央行兩次發聲已過去整整一個月,下調存量房貸,終于要來真的了。
就在近日,不少銀行扎堆披露半年報,已有多家銀行在中期業績會上針對“下調存量房貸”作出回應。
截止目前,針對存量房貸利率下調給出回應的主要有六家銀行:招商銀行、中信銀行、農業銀行、華夏銀行、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。
招商銀行:下調是勢在必行,已制定相應預案。
中信銀行:對可能發生的業務調整已經做好了預案。
農業銀行:有關政策方案明確后,將抓緊制定具體操作細則。
據證券時報消息,8月29日,農行召開中期業績發布會,農行副行長林立在回應存量房貸利率調整一事時表示,近期人民銀行明確指導商業銀行有序調整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利率。
建設銀行:各家銀行也在互相溝通。
建設銀行首席財務官生柳榮表示,此前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提到,存量住房貸款利率可以按市場化原則重新商定,這確實對于各家銀行的利潤都會產生影響。
目前監管部門的具體細則還沒推出,各家銀行也在互相溝通,現在進行測算還是有一定的難度,總體上肯定會有一定的下行壓力。
交通銀行:交通銀行召開個人房貸存量利率調整項目啟動會。
華夏銀行:有序推進后續相關工作的開展。
綜合以上各行的回應,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:
1、存量房轉按揭這個事兒,是大概率事件,有譜!
2、各家銀行的積極性有差異,但已經開始著手準備
3、監管部門的具體細則還沒出來,還需要等
其實下調存量房貸利率,此前已有先例。
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之后,央行推動各大銀行從2009年1月1日起,給存量房貸打了“額外的折扣”,普遍把房貸利率從“基準利率的85折”降低到了“7折”。
那這次為什么這么難執行?銀行在猶豫什么?
首先,這次房貸占比太重了,卡脖子的那種!
有數據表示,現在房貸占銀行貸款的比重,比2008年增加了1倍,如果全面下調存貸房貸利率,是銀行業不能承受之重。
其次,兼顧差異化和公平化,太難。
眾口難調,每個城市、每家銀行情況不一樣,必定引起眾怒,所以如何在一個大方案里,盡可能照顧到每一個環節里的人,本身就很難。
最重要的是,既要降利率,又要保持銀行利潤并防范風險。
銀行業看起來利潤很高,但由于中國的貨幣總量以11%左右速度增長,各銀行的資產規模也大概是這個增速。為了金融安全,銀行的資本也要同步增長,滿足資本充足率的要求。
目前銀行業利潤中,不僅要用來分紅,還要補充資本金,整體是不夠的。上市銀行普遍股價破凈,很難通過增發新股補充資本金。
所以,如果進一步壓縮銀行業利差,可能影響金融安全,動搖A股的估值基礎(銀行股是A股的估值基礎)。
業內人士分析,未來的下調方案,有可能會體現以下幾點:
1、首套、二套大概率會不一致
高房貸利率(主要是加點高)時期的首套房購房者,會優先被顯著降低“加點”;二套房可能也會適度下調,但相信力度不會太大。
2、不會像2009年一刀切
這次城市之間、銀行之間、客戶之間情況太不同了,一刀切帶來的后遺癥可能是本輪無法消化掉的,所以只能從執行方案的源頭端,盡可能兼顧各方利益和情緒;
3、不同類型城市的優惠程度或許會有差異
比如目前一線城市的房貸利率就比其他城市要高,存量房貸的下調估計也會考慮城市差異。
4、有部分人可能享受不到
現在的房貸利率最低3.7%,而且是房地產有史以來的最低利率,比現在利率高的多了去了,不可能全部都降,重點在2017-2021年底買房的那幫人,這些利率都非常高,情緒都非常大,房貸還有很多沒還。
總之,從近期高層的呼聲以及輿論的壓力來看,存量房低利率下調肯定勢在必行,央行下場“指導”、多家銀行「已做好準備」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信號。
相信等到具體落實,也只是時間問題,大家可以再耐心等等!